當前位置:看看文學>仙俠>俠之大者武大郎> 第5章 認識命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章 認識命運 (1 / 1)

在經過了這一番的波瀾曲折,而恰好在領取了九十一石五斗米而出貢後,我對一個人的人生進退以及功名沉浮等都是命中註定的看法和運勢起動的遲或早也早有安排等已完全信服。所以從此以後對於身邊所發生的任何事,以及它的發生和發展已經看得相當平淡,完全沒有了追求的想法以及慾望。

在我當選為貢生之後,按照規定,需要到北京的國家大學去讀書。所以我在京城裡住了一年多。在那一年多的時間裡,除了上課時間之外,我每天從早到晚的在房間裡靜坐,不說話也不轉動念頭,凡是書本文章等一概都不看。

轉眼到了己巳年,我又轉到了南京市的國家大學讀書。在還沒有進入國家大學之前,因為聽說棲霞山有位得道高僧名為雲谷禪師,因此特意前去進行拜訪。而我沒有想到的是,正因為這次有意的拜訪----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我與雲谷禪師見面時,禪師好像提前已經知道了我將到來,他一句話也沒說就扔給了我一個蒲包,並隨手擺了個坐的動作。之後,我和禪師面對面的端坐在同一個禪房裡,三天三夜中連眼睛都沒有閉。

禪坐三天起立後禪師問我:“做為一個普通人,其之所以不能成為聖人,就是因為妄念在心裡纏來繞去的不停轉動。而你靜坐三天,我不曾發現你產生一個妄念,不知道是什麼緣由而讓你達到了如此高深的境界?

我說:“我在幾年前偶遇了一位精通周易推演孔先生,我的命早就被這位老人家算定了:何時生?何時死?何時輝煌?何時失意?一切皆有定數,完全不會因為人為意志的轉變而轉變,那麼我們再整天的胡思亂想又有什麼意義呢?

雲谷禪師聽我說完這些話哈哈大笑道:“我本來以為你是一個了不得的豪傑,卻哪裡知道,你原來只是一個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我聽了之後搞不明白,於是便請問禪師此話怎講?

雲谷禪師說:“俗人說命運。佛家講業因果報。而俗人所說的命,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果報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那就要從它產生的源頭說起了。

佛家認為,一切的有情眾生皆有八識。前六識分別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眼、耳、鼻、舌、身、意。其特點是針對外境。特性是有覆有記、非恆非審;第七識名為末那識。其特性是有覆無記、恆審思量;第八識名為阿賴耶識。其特性是無覆無記,恆而不審。

而我們大家常常提到的“命”就和這個第八識息息相關。

無覆無記是說第八識的本身就包含了一切有情及無情世界的客觀真相,它不會有任何的覆蓋以及遮擋,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受前七識遮障的緣因而不能發現而已,如果是已經開悟的人,則可以隨時隨地的觀察到它的運作。對於第八識而言,它就好比我們世間的資訊種子倉庫一樣,不分善惡,沒有分別的把我們每時每刻由身體、語言、意念產生的㾗跡即“業”分毫不差的記錄儲存,並且在因緣匯聚之後毫無差錯的歸還給我們,因為我們各人當初所造的前因不同,所以我們每個人現在所承受的果報也完全不同。

正因為我們學佛之人都清楚明白:如今生活中的一切好與壞、順與逆都是曾經的自己所製造,所以我們才會不恨天、不怨人、所有的一切都去坦然面對。

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恆而不審是說第八識是生生不滅、永恆存在的,它不能了別一切境界,也不會進行取捨造作,只是隨著第七識即末那識的做主性而運作,就像一臺複製機一樣,把我們生生世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完全全、分毫不差的記錄儲存下來,因此我們說它恆而不審。

有了阿賴耶識的存在,也就有了眾生不同的命的形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