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仙俠>俠之大者武大郎> 第4章 相信命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章 相信命運 (1 / 2)

轉眼之間,武小雨來到華山習藝已經三個多月了。

在這段時間裡,由於對大弟子武凌霄的無比懷念以及對於武小雨的真心喜愛,人生步入晚年且早已不再收徒的陳賢聖,破例的接收武小雨成為他的關門弟子,並且他的一切學習內容全部由陳賢聖在親自教導。

他上午學文,下午習武。尤其是每天上午的思想教育課,次次都是陳賢聖親自主講,拿他的話來說那就是:末學武,先做人。把人做好才是為人處事的先決條件。一個人如果沒有高尚的品德做為我們人生的行為基礎,他以後對於這個社會必將造成技能越高危害越大的局面。

在一天的上課之餘,武小雨向陳賢聖請教道:“師父,做為相同的人類,人們在剛剛出生之時起,根據什麼就出生在了不同的家庭?成長在不同的環境之中?將來又面臨著許多不同的境遇?最後又承受著不同的結果呢?”

陳賢聖思考一下後語重心長的對武小雨說:“因為是″命"的存因。由於命中″前因"的不同,人生的結果才天差地別”。

“師父,那什麼是命呢?”

武小雨又問出了這個一直困擾了他四五年的問題。

陳賢聖說:“我給你講一個發生在大明時期的真實故事吧。為了方便起見,主人公以第一人稱“我”來代替”。

我名叫袁黃,字坤儀。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父親就去世了。之後,我的母親讓我放棄學業去改學醫術。她認為這樣的話,我在濟世救人的同時也可以保障以後的生活,同時這也是我父親從前的一個心願。

後來我在慈雲寺中遇見了一個長鬚飄飄且相貌非凡,看起來頗有些仙風道骨的老人,於是我就向前對這位老人恭敬的行禮。

老人看到我至誠的樣子後對我說:“你本應該是官場中的人,明年就可以去參加考試進學宮的,你為什麼不去讀書求學呢?”

聽到老人的問話後,我就把母親讓我棄學從醫的緣由告訴了他,並向老人請教姓氏名誰、仙鄉何處?

老人告訴我說:“本人姓孔,是雲南人。前些年得到了宋朝邵康節先生的真傳,按照定數來說,我應該把這個皇極數傳給你”。

聽到孔先生的話後,我就把老人領到了家中,並把在寺院中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母親。

母親聽到後對我說:“那我們可要好好的招待他”。同時母親又提議道:“這位老先生既然說他精通命數的道理,那一定要請他替你仔細的推算推算,到時候看看究竟靈不靈驗?”

孔先生聽到母親和我的要求後,就認真仔細的推算起來。之後他說出來的推算結果與我這些年真實生活相對比, 大事小事皆相吻合。

看到這樣的結果後,母親和我都對孔先生的話產生了信服,於是我就產生了讀書考取功名的念頭。

接下來我去找表哥商量,表哥說:“我有一個學識非常高的好朋友名叫鬱海谷,他如今正在沈友夫家裡開館招生,我送你去他那裡寄宿讀書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於是我便拜在了鬱海谷先生名下做學生。

有一次,孔先生說為我推算一下我以後的人生。他說道:“在你還沒有取得功名前做童生時,你的縣考成績是第14名,府考成績是第71名,提學考成績是第九名(之後驗證:第二年這三處的考試名次與孔先生所推算的完全相符,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差別)。孔先生又為我推算終生的吉凶禍福。他說:某某年應該補稟生,某某年應當做貢生,等到某某年出貢後在某某年當選為四川省某某縣的知縣,在做知縣的三年半後辭職回家,到年齡53歲那年的八月十四日的丑時壽臨正寢,一生沒有子女”。

對於孔先生的這些話我都一一記錄下來,並且在以後的生活中逐步得到了精準驗證,真的是一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