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其它>卿卿,嫁紈絝> 第十一章康家往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康家往事 (1 / 2)

康氏一族,原籍就是京城人士。

百年前,只是小富之家的康氏出了康太祖這麼個讀書天才,他一舉奪得了進士前三甲,以探花身份登科及第,於是康氏一族就從農階級跨越到了士階級。

之後他兢兢業業半生,以八十歲高齡榮休時,已經外輔佐了大盛三朝帝王,內教育出了一個方方面面都不輸給他的康曾祖。

一度將康家拉到了京城名門望族之列。

康曾祖成長後,康氏這個家族在他的帶領下,更加枝繁葉茂,他不僅成了皇子師,膝下獨女也成了後宮得寵的康妃。

可惜,康家的榮譽沒能一直延續下去,先是康妃入宮不過兩年,就因一場疾病去世了,膝下也未得一兒半女。

後來康曾祖傾力培養的嫡長子康祖父,四十歲時也死在了治理黃河水患的路上。

康祖父的早逝,一下子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康曾祖的精氣神抽走了大半,原本都說有長壽之相,活的會比康曾祖還長的他,六十歲不到就去世了。

那時候身為康祖父嫡長子的康大人不過二十歲,才剛中秀才,還未出仕,對於肩上突然多出來的擔子,他擔的並不容易。

好在因為有太祖和曾祖兩代的餘蔭,他自己也並非蠢材,沒多久後就中了舉,過了殿試,入朝為官了。

原本康曾祖去世前與康大人說,“孫兒,待你中了進士,老夫我這些年在官場結識的門生故舊會助你進翰林院,只要你耐得住寂寞,看得清形式,縱然沒有祖父與你父親幫扶,他日也有位極人臣的機會。”

可沒想到,康大人謹遵長輩的命令去學習成長,但殿試結束後,他就被外放到一蠻瘠之地做了七品縣丞,連縣令都沒撈到

出了這個意外,康大人自然要問。

畢竟他身上是有延續康家興盛的使命的。

不久,康大人就從康曾祖一快退休的同僚那裡得知了緣由,原來他是被剛產下大皇子的趙皇后的孃家人排擠了。

至於趙皇后孃家人為何會排擠他一個剛出茅廬的小進士,原因全在令淑敦慈皇后身上。

令淑敦慈皇后是如今安定侯爺的胞姐。

別看現在康大人要巴結安定侯爺,但二十多年,才剛擺脫放羊人身份的安定侯爺是壓根兒不敢用正眼看被珍饈滋養,以金玉裝扮的貴氣十足的公子哥兒康大人的。

是的,已是一國之母的令淑敦慈皇后在二十多年前,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家放羊女。

她是在先帝爺時期以宮女身份被採選入宮,然後又被分配到那時還只是個皇子的今上身邊照顧的。

因為當時兩人年紀都不大,在深宮相伴的日子可稱得上一句青梅竹馬。

後來今上奪嫡成功,他就把令淑敦慈皇后封做了貴妃。

雖然令淑敦慈皇后一下子就從普通宮女到了貴妃之位,但真心喜愛他的今上還不滿足於自己給她的身份,可彼時令淑敦慈皇后的家世實在太寒微了,今上只要一提要封她做皇后,大臣門就會反對。

並且還會催促今上把先帝爺指給他的未婚妻以國母之禮迎入鳳宮。

是的,那時今上身邊雖然只有貴妃一人,但他也是有婚約的,其人便是如今的趙皇后。

只是他剛被先帝賜婚半年,大盛就改朝換代了,所以他一直拖著不肯和趙皇后完成婚約。

為了讓自己心愛的女人登上後位,今上想出了讓同姓康的令淑敦慈皇后一家併入在京城已經清貴顯赫了快百年的康氏族中的辦法。

彼時康家還是康曾祖和康祖父當家,對於在先帝時期自己早逝的獨女、胞姐,他們不是不難受,但難受之餘也心存遺憾。

倘若,康妃為皇家生下一兒半女,那他們康氏一族就是穩紮穩打的皇親國戚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