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歷史>南宋末年特種兵> 第十六章 跪天跪地對父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六章 跪天跪地對父母 (1 / 3)

“偷襲,越快越好!最好就在今晚。”江澄言簡意賅!

張世傑繞有興致地看著江澄,“你再仔細說說。”

也難怪張世傑如此,實在是因為他在聽見嚴鐵石彙報之下就有了這個打算,但他作為這個時候少有的名將,在轉瞬之間就有了這個策略自不為奇。

張世傑自問,如果在相同的兵力情況下,自己就是和木華黎如相比也不見得會處於下風,但是木華黎如是誰,那可是元軍第一名將,千年忽必烈在大都稱帝,冊封木華黎如為大元十大大將之首,就足以見得此人能力之強,幸好其負責的主要戰場不在江南,要不然張世傑都不敢保證宋朝的這巴掌大的地盤還在。

這並不是說張世傑能力比不上木華黎如,而是由兩國情況決定的,首先在於兩國兵種,大宋的優勢在於步兵,在陣地戰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元軍幾乎都是騎兵,而騎兵這個兵種天然就對步兵有壓制作用。

當然最主要的還不是在這方面,元軍現在兵多將廣,而且君臣一心,反觀大宋,除了張世傑本身以及麾下的五萬兵馬,再沒半點可戰之力,聽說右丞相文天祥將家產都已經變賣,現在正在廬陵、虔州一帶招兵買馬,但是張世傑卻明白其情形也是不容樂觀。這不僅僅是因為時間原因,更重要的也是個人能力方面。

如果說在治國安民方面張世傑自認比不上文天祥的一根手指頭。但是在軍事方面,即便文天祥狀元出身,現在貴為當朝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依舊和自己是不能相比的,畢竟術業有專攻。文天祥終歸也只是個人。

“賽罕本就是個有勇無謀之人,從其敢於一人孤軍深入以及佔領饒州後的作風就可以看出來,這樣的人極為自負。”江澄分析道。“眼下不僅是他,包括他下面計程車兵都短暫地被饒州的財富迷花了眼,但是無論怎麼說,也在戰場上征戰了十幾年,基本的軍人素質還在,所以我猜測,最多就在這幾天,他必然會整兵北上,畢竟景德鎮才是他這次的最終目的地。”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張世傑連連頷首,江澄分析得確實不錯,賽罕的三千騎兵他是無論如何都要吃下去的,不僅僅是因為其在饒州的所做所謂實在是挑戰到了張世傑的底線,更重要的是張世傑這次出兵可不僅僅是為了支援饒州,饒州一事只是碰巧而已。

張世傑這次的目的地是都城臨安,因為得到訊息元軍將領劉整正帶著一支十萬人的大軍東進,看其方向似乎就是臨安。江州雖然也是長江中游的重要戰略要地,但是和臨安相比顯然還是差了一個地位。所以這次張世傑算得上是全軍出動,偏偏才出江州城就得到了饒州城破的訊息。

或者從朝中那是所謂大人物的角度來看,為了挽救臨安,就連更有優勢區位的江州都可以放棄,更不要說沒有半點戰略地位的饒州了,但是張世傑明白,無論如何,饒州城都是要奪回來的。

不是因為為了給饒州城枉死的十多萬百姓一個交代,這個時候,元軍每攻破一個城市,哪次沒有屠城?

之所以還是要搶回饒州是因為這裡面的三千騎兵,賽罕再有勇無謀在得知張世傑的大軍就在前面,他無論如何都會尾隨其後的,或者在正面交鋒上,他這支軍隊不是宋朝舉國之力的對手,但他是騎兵,比起宋軍來說具有極大的速度優勢,到時候只要緊緊綴在張世傑大軍後面,宋軍就不得不防範其時刻的偷襲,甚至於隨時可能被元軍兩面包圍。

更重要的一點,宋軍缺馬,眼下元軍可是送了三千匹上好的戰馬給他,這麼一份大禮,他張世傑焉有不取之理?

“好,好,好!”張世傑連續說了三聲好字,足見對於江澄的分析他是極為贊同的,他沒想到江萬里那個老古董的兒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