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玄幻>靚女截殉錄> 第3節 從善如流是楊榮 土匪要懲惡揚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節 從善如流是楊榮 土匪要懲惡揚善 (1 / 3)

第3節 從善如流是楊榮 土匪要懲惡揚善

“皇上!建文帝餘黨已絕,危機皇朝情勢已滅。皇朝處斬司中匪徒,勿戮族人為佳,勿剪之惠。古代有之!”胡廣說

“胡大人說得對。”楊榮、蹇義、陳洽等臣說。

“司中匪徒逃逸多年,且危害一方。家族被赦,會死灰復燃,危害皇朝的。”紀綱說。

“紀綱言之有理。皇朝應斬草除根,為靖難逝者,再送冥福!”楊士奇說。

“楊愛卿說得對!”皇帝說。

“臣等附議!”幾臣說。

“首輔胡廣,說得好!”孫若薇心想這次又沒白來,聽著情況便笑地說。孫若薇聽說過胡廣簡況:胡廣(1369-1418年)大學士、建文二年狀元(永樂五年至十六年任內閣首輔)。靖難之後,與同鄉好友解縉降成祖。內閣首輔解縉,被革職是永樂五年。胡廣不顧家人與幕僚反對,與解縉解除了關係,進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接替解縉為內閣首輔。

皇朝兩大派別的對立,使孫若薇心一直處於紆鬱難釋的境地。朱棣藉故殺人為靖難死去的將士,進行活人陪葬的追祭,真可謂憤風驚浪。孫若薇因此給其父親寫了信,與貴夫人早有約定,有事要諮詢貴夫人,並資訊交融尋求解方。迴避著貴夫人侍女,孫若薇總是直接進其臥室與貴夫人密談。貴夫人的訊息來自楊榮和蹇義等臣。張麒在世時是京衛指揮使,臣們常去看貴夫人的丈夫(張麒),關係一直很好。在張麒沒了後,楊榮和蹇義等臣與貴夫人也沒間斷來往,有啥話愛與貴夫人說,也是變相靠近太子的一種方式吧!

“從善如流,是楊榮!”貴夫人鄭重地笑說。

“胡廣說得好,您怎說楊榮 ?”孫若薇不解笑地問。

“楊榮講的從善如流典故,胡廣受益匪淺,力推諫言”貴夫人笑地說。

“是麼?”孫若薇笑問。

“是的!”貴夫人說,

“從善如流,我知成語典故出處《左傳?成公八年》: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別人的好意見。”孫若薇解釋並說典故:“鄭國是春秋時的小國,為防禦楚國和晉國簽訂了盟約。結盟的第二年楚國即發兵進犯鄭國。晉軍有約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與楚軍相遇,楚軍不戰而退。晉將趙同等人主張乘機攻佔楚國的蔡地,他們催請欒書元帥下令行動。但‘中軍佐’知莊子不讓欒書元帥發兵地說‘楚軍已撤,鄭國轉危為安,我們就不該進攻楚國’。欒書元帥覺得有理,毅然命令大軍撤回了晉國。對此,《左傳》稱讚欒書的舉動,是‘從善如流宜哉’!”

“典故經典寓意深刻,你講得也不錯!皇朝偏聽偏信,難辨水火兵蟲,縱容紀綱類小人作惡!臣民應篤學欒書,從善如流,死守善道,勿做惡事!”貴夫人說。

“楊士奇怎附言於紀綱?”孫若薇笑地問

“他們卑鄙齷齪,蠅趨蟻附搞交易……”貴夫人說起交易事,楊士奇兒楊稷在永城非禮一名少婦。少婦心臟先天有病,幾天就死了。少婦就是匪徒司中母親。司中父親是獄吏,覺得老婆死因有蹊蹺,就在背後調查。永城縣令馬順知道非禮人是大臣楊士奇兒,派人送信給楊士奇。楊士奇想出點銀兩,讓馬順平息。馬順沒讓楊士奇出銀,透信給表弟紀綱,並指使紀綱去處理此事。紀綱是被臨時僱傭衙役。楊稷非禮時,被一獄吏見了影,報告了縣令馬順。紀綱沒透過馬順、楊士奇,竟故意製造冤案,害死倆值班獄吏。倆獄吏是目擊者和司中的父親。在一次倆獄吏同時當班時,紀綱給二人水杯偷放了藥。倆獄吏喝水睡著了,紀綱便偷著放跑一名要犯,“當班者是瀆職罪”,被御批斬立決了!紀綱不單是為楊士奇家好,也是為表兄馬順好,這是三人背後的交易行為。

“紀綱和馬順有何益處?”孫若薇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