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歷史>山水行記> 第41章 無生老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章 無生老母 (2 / 2)

中拿了一本《無生無滅古佛寶卷》。

李允把看到的情況跟魏忠賢描述了一番。

這有明一朝的人都知道,太祖皇帝起兵前當過和尚,在皇覺寺出家,要說下葬後手中拿著佛經本不奇怪,不過這《無生無滅古佛寶卷》,可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佛家經卷。

這《無生無滅古佛寶卷》,是白蓮教的經卷。這無生無滅古佛又是什麼佛?是白蓮教信奉的無生老母。

從太祖皇帝建國後,白蓮教就被定性為邪教,《無生無滅古佛寶卷》也被列為禁書。

一個東廠太監知道這些事並不稀奇。

永樂十八年,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勢力,設立了一個叫做東輯事廠的組織,簡稱東廠。這個組織由他最親近的內臣宦官擔任,直接向他本人彙報。此組織不僅能監察百官私下的言行,也能夠監察錦衣衛,更能夠對那些全國範圍內有謀反意圖的百姓進行緝捕。

明朝賦稅,自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後,每年的定額大概一千四百六十萬兩左右,而且還包括鹽稅、商業稅、關稅等。全國有納稅土地五點八億畝,平均下來,每畝只有兩分五厘,相當於二十五枚銅錢。

全國的人口,在天啟年間,已經達到了兩億多人,人均賦稅也不過七分銀子。就算加上遼餉,人均賦稅也不過白銀一錢多一點。

這樣的賦稅,講道理說,是非常低的。可是在正稅之外,人民還要負擔額外的雜稅。

這些雜稅有正規的,也有不正規的。比如“耗羨”,意思是除了正稅之外,還要交運輸轉運的損耗。也有些贍養皇家宗室的田賦,也要人民負擔。再有軍費、工程費等等苛捐雜稅,全國部分地區又連年大旱,這受災的百姓就活不起了,於是開始造反。

老百姓造反,大多都打著白蓮教的名號,而白蓮教供奉無生老母,宣揚《無生無滅古佛寶卷》。這東廠又專門是鎮壓反動勢力的稽查機關,所以知道《無生無滅古佛寶卷》也就不稀奇了。

然而,太祖皇帝手中怎麼會拿邪教禁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