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歷史>打攪南宋> 第572章 急需人才 南北兩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72章 急需人才 南北兩榜 (1 / 2)

燕京城

“陛下今年不回臨安府麼?”劉秉忠來到廣寒殿內參見趙誦。

趙誦笑著說道:“去年過年是在許州,今年恐怕要在燕京了,等北方局勢穩定的時候再說,如今北方各地最要緊的還是恢復農業生產,否則到時候等蒙古大軍南下,朝廷要對付的可不僅僅是蒙古人了,恐怕要造反的是老百姓了。”

劉秉忠知道皇帝勤政愛民,不過離開中樞這麼久,他也擔心朝廷的局勢會發生變化。畢竟現在朝廷的都城還在臨安府,而臨安府與燕都府相差的距離也有上萬裡了吧。

這一南一北的,有時候朝廷的政令很容易傳遞不過來,即便到了這裡,也會大大影響時效性。

更何況要是朝廷有人作祟,那後果不堪設想。

這時候劉秉忠私下和皇帝談起了此事,將他擔憂的問題都提了出來。

趙誦對劉秉忠道:“劉先生,我也想回臨安,和妻兒老小團聚,不過朕身為皇帝,要為國家,為百姓考慮,所以朕打算今年還是不回去了。如今先要將北方穩定了再說。至於遷都的事情,等到燕京城營建好後再考慮,一切還得慢慢來。”

“如今忽必烈雖然北伐和林,但他的勢力還是在北方的,特別是在開平城,這裡地處漠南地區,對燕京的威脅很大,蒙古人隨時都會越過燕山南下的,到時候中原就又會起干戈了。朕擔心若回到臨安,將士們就會失去主心骨,所以朕要守國門!”

劉秉忠覺得皇帝說的一切都在理,絲毫都沒有反駁的理由。現在的國家形勢確實如皇帝所說的那樣。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就在這個時候,王安進來了。

見到王安的一刻,趙誦就知道和林城內一定出了什麼大事件。

下一刻果然就聽王安道:“陛下喜事啊,如今蒙古人擁立了出木哈赤為新的蒙古大汗,我們計劃算是成功了一小步了。”

趙誦點點頭。

見到皇帝也只是點頭表態,王安不清楚皇帝的意思,他接著又說了一句:“陛下,只是出木哈赤是否是忽必烈的對手,恐怕到時候我們還得攛掇蒙古人另立蒙古大汗。”

趙誦沒有說話,靜靜地聽著王安說著。

劉秉忠此時冷靜分析道:“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的人的勢力太弱了,他們就算有心,也不敢明著和忽必烈對幹,生怕被忽必烈代表的拖雷一系勢力連根拔起。”

這時候杜子如道:“多疑的忽必烈不知道會不會懷疑到旭烈兀的頭上,畢竟旭烈兀和他是穿同一條褲子的,如果能挑撥忽必烈和旭烈兀的關係,我們的計劃才成功了大半。”

文天祥這時候說:“確實如此,這得看忽必烈怎麼想了。”

“......”

“......”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開始議論紛紛起來,頓時廣寒殿內一片喧囂之聲。

此時趙誦對眾人道:“諸位愛卿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具體還是要看忽必烈怎麼想,我們在這裡說說也沒用。”

接著趙誦就說:“也罷,就先不討論這些了,今天找你們過來,還是因為國內的事情。”

“既然是國內的事情,那麼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朝廷安定各地。如今我朝成功收復中原以及北方地區,但是地方太廣了,很多地方,官員的治政經驗還不夠,老百姓的生活還是很不穩定。”

眾臣聽了皇帝說的,也是有所體會,畢竟今年北伐朝廷收復了不少地方。有不少地方經歷過戰亂之後還沒有恢復生機。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安置人口、開拓荒地、發展民生、教育百姓。”

緊接著趙誦對前來的劉秉忠等眾人道:“現在大宋最缺的就是人才了。朕希望你們多推舉一些人才給朝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