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歷史>北宋穿越指南> 0012【床前看月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012【床前看月光】 (1 / 4)

天還沒亮,肚子又餓了。

十多個螃蟹真不頂餓,河蟹又小又沒肉,就跟沒吃差不多,昨晚純粹是被水灌飽的。

捂著肚子撐到天亮,朱銘拿出那枚鐵錢端詳。

應該不是純鐵錢,可能還添了其他原料。但難免鏽跡斑斑,依稀可辨認出“元豐通寶”四個字,這玩意兒屬於王安石變法期間所鑄(後來也有增鑄,但錢模未改,一直都是元豐通寶)。

中國最早的紙幣,為啥誕生在四川?

因為四川使用鐵錢,非常容易鏽蝕,粗劣不堪使用。鐵錢跟銅錢的兌換比,長期在10:1左右(甚至更離譜),偶爾有好錢可以達到5:1。

當時用鐵錢在四川買絹布,抬去一百斤錢,只能買到一匹絹。

這讓商人怎麼做生意?

那就搞信用貨幣唄,紙錢可輕便得多。

直至王安石變法,下令重鑄四川鐵錢,做工精細,用料十足,而且沒那麼容易鏽蝕。鐵錢與銅錢的兌換比,就此恆定為:1,一直到南宋才稍微貶值。

“朱院長,咱們有錢了。”朱銘拋著鐵錢開玩笑。

朱國祥無語道:“一文錢有啥用?”

朱銘說:“一文錢也是錢,走,到鎮上買東西吃。”

從潑皮那裡弄到的一文錢,已是父子倆的全部身家,如果換成銅錢的話,就只有文。

父子倆也算有錢人了,快步來到鎮上的米鋪。

朱銘如同腰纏萬貫,氣勢十足,高聲問道:“你這米怎賣的?”

二人穿得太破爛,只有個夥計來招呼:“牌子上寫著的,明碼標價,大白米50文一斗。這邊的糙米,有40文的,有30文的,有15文的。兩位要買哪種?”

宋代的一斗,換算成現代單位,大概就是12斤左右。

50文一斗大白米,即文一斤。

北宋的米價不好說,根據空間和時間波動很大,大約維持在幾十文到幾百文一斗之間。

朱銘掃了眼要價15文的糙米,不僅發黑發黃,而且還帶著許多糠殼。他指著最貴的大白米說:“就買最好的,好久沒吃精米了!”

夥計稍微有了些精神,問道:“買幾鬥?”

“嗙!”

朱銘拍出那一文鐵錢:“就這麼多,莫要缺斤少兩!”

夥計有些宕機,大腦正在飛速運轉。

見朱國祥捧上陶罐,夥計伸手捧了把米,哭笑不得的放進去。

“少了,肯定不夠。”朱銘表示不滿。

夥計想了想,又抓半把米補上,權當是打發要飯的。

穿越之後的第一筆交易,就此達成。

父子倆歡歡喜喜出了街鎮,來到河灘上架鍋煮飯。

甚至不捨得淘米,那會流失澱粉。

朱銘還掬起一捧泡了大米的江水,對那匹瘦馬說:“來,你也補充一下熱量。”

瘦馬伸舌頭便舔,對人類的孝敬頗為滿意。

朱國祥說:“米太少,不夠吃。”

朱銘起身道:“我去弄點野菜回來。”

小鎮附近的耕地頗多,沒開墾的山坡很少。朱銘提著寶劍爬山,在挖野菜的同時,也順手撿來一些枯枝敗葉。

把野菜扔到陶罐裡,跟大白米一起煮,沒過多久便聞到米飯香味。

待溫度稍涼,父子倆大快朵頤,品嚐美味的野菜手抓飯,最後把手指都舔得乾乾淨淨。

“可惜沒放鹽,再來點油花就更好。”朱國祥客觀點評這頓早餐,說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朱銘說:“把筆賣掉,就有錢買油鹽了。”

於是,二人帶著瘦馬去賣筆。

再次來到白家大宅外,朱國祥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