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歷史>大秦,我鬼谷傳人> 第4章 西河學院的歷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章 西河學院的歷害 (1 / 6)

嬴垚在楚都壽春一段時間,看到有個婚約在西河,現在是魏佔了,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文學大咖,他自然瞭解當初,吳起在鄭與秦軍展開決戰,魏軍大勝。魏太子擊趁秦軍西河守軍主力圍攻吳起防守空虛之際,指揮黃河東岸的魏軍渡河。

太子擊率軍攻破了秦國西河防線的軍事重鎮繁龐(今陝西韓城東南),秦國的西河防線被魏軍徹底突破了,大批的魏軍進入秦國。

贏垚與夫人黃尚香在庭院中漫步,閒聊間談到了西河學派。

贏垚感嘆道:“文侯重用子夏,在西河講學,培養出了眾多人才,如李悝、吳起、商鞅等,他們都是當時的傑出人物啊!”

黃尚香點頭道:“是啊,子夏的門風之盛,令人欽佩。他傳授儒家經典,又開創了法家政術思想的先河,對後世影響深遠。”

贏垚若有所思地說:“子夏真是一位有操守和氣節的人。他拒絕為官,不為諸侯和大夫的權勢所動。”

黃尚香微笑道:“子夏的政治思想注重儒家的術,他關注的問題與時俱進,更傾向於治世之學。他認為君子應該有三種變化:遠望時莊重肅穆,接近時溫和可親,聽他說話則嚴厲不苟。”

贏垚微微皺眉道:“然而,子夏的觀點在後世儒家眼中卻有些投機。他被認為具有城府深沉的傾向,這與儒家主張的恪守禮義之道並不完全吻合。”

黃尚香思索片刻說:“不過,子夏的用權之術在吳起、商鞅的變法中得到了體現。他們都注重示民以信,這顯然源於子夏的思想。”

贏垚點頭道:“的確,子夏強調君王必須研究政治歷史,善於把握局勢。他說‘有國有家者不可以不學《春秋》’,就是要君王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防患於未然。”

黃尚香感嘆道:“子夏的學說既有儒家的根基,又融合了法家的精神,真是獨樹一幟。”

贏垚感慨道:“正是這種融合,使得子夏的思想具有了廣泛的適用性。他的學說對後世的政治家、軍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兩人邊走邊談,對子夏的學術成就和思想觀點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們對西河學派的興盛感到欽佩,也對子夏的獨特貢獻表示讚賞。在這樣的交流中,贏垚和黃尚香對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贏垚沉默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地說:“子夏的思想確實獨特,他注重權術和心機,這在當時的儒家弟子中並不多見。然而,正是這種與時俱進的觀念,使他的學說具有了現實的指導意義。”

黃尚香輕輕點頭,說:“是的,子夏的觀點雖然與傳統的儒家道德之道有所不同,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他的治世之學或許更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贏垚接著說:“子夏被後世儒家認為具有投機傾向,這也許是因為他的觀點突破了一些傳統的束縛。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反映了他思想的靈活性和開放性。”

黃尚香贊同地說:“沒錯,子夏的學說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他能夠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調整和發展。這種靈活性使得他的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贏垚思考著說:“子夏主張君王要善於運用權力,這一點在當時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一個國家的治理需要有明智的領導者和有效的策略。”

黃尚香說:“而且,子夏強調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認為君王應該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也是一種明智的治國之道。”

贏垚微笑著說:“看來,我們對子夏的評價不能僅僅侷限於傳統的儒家觀念,而應該從更廣泛的歷史和社會背景去理解他的思想。”

黃尚香點頭道:“是的,子夏的學說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問題的新角度。他的觀點讓我們認識到,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人們對道德和權力的看法可能會有所不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