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言情>東漢初年> 第168章 昆陽之戰十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8章 昆陽之戰十五 (1 / 2)

一上午的時間,羅陽又帶人衝了兩次陣,董羨所率人馬愣是沒有一個過得橋來。

弄得上郡太守何蒙惆悵萬分,而董羨則無比鬱悶。

他信誓旦旦立下軍令狀前來剿滅叛軍,誰知被堵在石橋北岸寸步難行。

眼見著半日時間已過,董羨派人沿河岸尋找水淺處,欲要強渡過河,但都叫漢軍斥候發現,被打退了回去。

一河之隔,誰想卻成了咫尺天涯。

昆水總體河道較窄,不是那等大江大河,平日來往用不上舟船。

有些個漁船也派不上大用處,董羨只能耐著性子,叫人砍伐樹木,在南岸大營背處河道上搭建浮橋。

不過此處河面比他處不同,有十幾米的寬度,不然石橋便不會建在東邊河道上。

浮橋搭建需要時間,對壘的兩軍陣地便消停起來。

而董羨無奈,把情況報往中軍大帳,又惹得王邑勃然大怒。

羅陽見對岸援軍不再渡河,知道可能要在別處搭橋過河,卻也沒什麼阻撓辦法。

他用了餐飯後,叫人尋來幾架弓弩,寫了數十封書信,吩咐一一綁縛到箭矢之上。

書信內容只有區區幾個字:宛城已破,援軍不日到來,諸君且請努力!

一旁的王霸見狀開口道:“將軍,弓弩雖遠,奈何射不到城內,此舉只作徒勞也!”

其他渠帥也紛紛點頭稱是。

他們見羅陽寫下宛城已破,知道是瞎胡扯,為的是穩定昆陽城內軍心。

不過隔著一條河,距離城牆最近的河岸也有三里之地,弓弩肯定射不進去,除非從石橋殺過去,但又太過兇險。

羅陽聞言笑了笑,開口道:“哈哈,此信非為昆陽袍澤所書,正為王邑老賊所備也!”

像那王霸、傅俊、馬成等心思靈光的,聞言便知雅意。

而那些腦筋只轉一個彎兒的,在眾人三言兩語的解釋下,也明白了其中道理。

“哈哈,劉將軍果有智略,我等佩服。”

羅陽對馬屁十分受用,開口道:“事已停當,可有願者,隨我走一趟!”

眾渠帥聞言自然踴躍報名。

不一時,羅陽便帶著兩千人呼哨一聲又朝著河岸進發。

他們一路殺到石橋邊,那守橋的兵卒也學的乖了。

見賊寇衝殺過來,也不多做抵抗,一窩蜂的往西處大營退宿,頗有敵來我退的章法。

但世事無常,誰知賊兵不按套路出牌,此次竟勒轉馬頭,向西處殺來。

羅陽一眾向西推進了兩裡多地,遠遠望見果然有一座浮橋正在搭建。

確定了敵人動向,他們也不太敢深入,怕引起連鎖反應,惹來大軍廝殺,那時情況便不可控了。

羅陽傳下軍令,撥轉馬頭,來到一處離昆陽城最近的河岸,命人開弓放弩,瞎乎一通亂射,隨後帶人呼哨一聲,揚長而去。

太守何蒙聽聞賊兵竟敢向中軍方向襲擾,氣的睚眥欲裂,但也沒得辦法,只能扶著腰板暗自頭疼。

而射過河岸的箭矢,自然一個也沒落到昆陽城中,都被攻城士卒撿了去,一路送到中軍大營。

“宛城已破?”王邑看著手中書信,臉色鐵青,訥訥無言。

倒是一旁的嚴尤笑著說道:“以我之見,此乃賊人動搖軍心之計也!”

“哦!”大司徒王尋開口問道:“納言將軍何以見得?”

“哈哈,據士卒所言,箭矢乃賊人隔岸射來,其間距離頗遠。此必賊首之圖謀,使我陽得其書,惑我軍心也!”

“嗯!伯石言之有理。”王尋聞聽後,覺得十分有道理,把目光看向主位上的王邑。

王邑豈能不明白其中道理,但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