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都市>臨海風雲錄> 第5章 全家商量(張一初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章 全家商量(張一初家) (1 / 2)

張一初家

哥仨說好到農場去要與家人商量,夏建國特地關照一初,回家要好好地跟他父親商量,不要三句話不對,就犯倔。

一初應付著,心裡根本不想與他父親商量,他早就想離開這個家。離開這個殘暴的父親了。

他父親是個廚師,早年從山東逃難過來,想學個廚師謀生。但他是外地人。初來乍到的,也聽不懂本地話。沒人僱他。他只能靠自己一身武藝,擺攤賣藝。勉強苟活。

日本人來了,嚴禁民間賣藝。

他見有新開的日本料理店,便去求職。日本人老闆見他人高馬大,便想僱他做門店的侍衛以防不測。但他不幹,說想學做日本料理。老闆一想,也好,明面上收他為徒,實際上拿他當保衛用。

沒想到,沒多少時間。他便做得一手日本料理,令老闆刮目相看。

這家料理店,日本和軍人來得多,每當軍人來,老闆故意讓他接待。當看見一初爸如此健壯,軍人們喝多了,便要用柔道來比他的中國功夫。出於無奈,只能應付一下。日本人輸的多,但礙於老闆的背景罷休了。

結果,有一次他差點丟了命。

店裡從上海來了一名日本大佐,武士出身。自稱不落帝國柔道第一人。來店喝酒後與一初爸比武,結果打個平手。大佐高興之餘便要他做副官,並承諾他改為日本國籍。讓一初爸準備兩天後跟大佐去上海。

這下一初爸犯難了,心想我是來學廚藝的,又不是來投日本鬼子的。如要從了,連我祖宗八代也要被罵死了。

那怎麼辦?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就帶了有著身孕的媳婦坐火車跑吧!可車到南京,看見有日本軍人在盤查,手裡還舉著他的畫像。

那怎麼辦?幸虧他當年從山東一路走來,有豐富的野外生活經驗。便帶媳婦沿著長江向西走去。一路上雨宿風餐,也不知過了多少天。最後跟著逃難的人到了重慶。

抗戰勝利,他帶著兩個兒子回來了。他原來上過班的日本料理店還在,他便去了店裡上班。可沒過多久,說是敵偽資產關店了。

於是靠以前積累的人脈和廚藝,他這兒做做,那兒乾乾。始終沒有在一處站腳。

解放了。政府給他定成份為貧民,他心裡不痛快,也沒辦法。

好運來了。公私合營後的第一機械廠資方總工的祖藉是日本,想找一個既會中餐又會日餐的廚師。找上門來。

一初的爸正煩著呢?開條件說自己的階級成份搞錯了,應劃為工人。

這總工還真當回事了,託廠黨總支書記幫忙。結果還真辦成了。

連自己都沒料到,這一小小的舉動為一初爸的孩子們帶來了巨大的福利。

一初爸生了七個孩子,先生四個男孩,後生三個女孩。

一初在家是老三,上面兩個哥哥參了軍。陸軍和海軍。

這老三,最麻煩最頭疼。從小就跟人打架。每打一次就會被他爸揍一次。有時不解氣,就吊起來用麻繩抽直到喊救命,鄰居來勸解才罷休。長到十來歲,他自己找師傅學武術拳擊。沒多長時間武藝大進。

更可氣的是一初與人有私怨打架的很少。大多都是替他的所謂朋友幫忙打架。

由於他是練家子,打起來衝鋒在前,勇不可擋。打勝的架不在數次,曾被派出所拘過數回。

但他與人打架有自己定的不打,老幼病殘不打。女人不打。不手持兇器。派出所也抓不到什麼,關幾天。教育教育就放了。

自他認識建國,建國給他講三國、講三俠五義等歷史故事,還給他講孔子,孟子、講論語、大學(當然是建國版的)他覺得自己進步了。

特別是水滸傳對其影響最大,覺得人生活著就得忠義仁勇。否則連豬狗都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