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看看文學>言情>亂世梟雄 槍> 第3章 幽州遼西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章 幽州遼西郡 (1 / 4)

東漢末年!

幽州,遼西郡。

根據歷史記載,由戰國時期的燕國設立,此郡有一萬四千一百五十戶,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人。

在當時的東漢時期,全國各郡人口排名中位列第85位

其郡治陽樂,於西漢設立,在今遼寧省錦州市義縣西部。

根據歷史上記載,連同郡治所在內,遼西郡運用東漢時期【大縣治小縣】的行政方式來治理地方,共有五個大縣城以及自身周邊治理的小縣城形成了當時的遼西郡。

在當時的全國各郡,縣城數量排名中並列於第91位。

除了郡城陽樂外,餘下的四大縣城為:

令之縣,在今河北唐山遷安市【縣級市】西部。在漢末三國曆史上,威震北方的公孫瓚和江東十二虎臣之一的韓當,皆是出生於此!

海陽縣,在今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西南,始置於西漢。

肥如縣,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以北。

臨渝縣,始置於西漢年間,司馬懿統一三國後被廢黜,在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以東。

再有,五大河流,流經遼西郡內,分別為:

濡水...盧水...玄水...小陵河...渝水

此時的太守,在歷史上因鮮卑入侵邊塞劫掠,妻母被劫持為人質攻打遼西郡,其母正氣鼎然的說了一句。

“我兒,各人生死有命,怎能為了顧及我而虧損忠義?”

於是,立即下令出擊,鮮卑軍隊全被摧毀攻破,可是其妻母也被鮮卑殺害。

其後,上奏朝廷,請求護送其妻母的棺槨回鄉安葬,安葬完後,對其家鄉人民說道

“食朝廷的俸祿而逃避災難,不是忠臣;殺了母親而保全忠義,不是孝子。如此,我還有什麼臉面存活於世?”

隨後,便吐血而亡的民族英雄……趙苞

根據歷史記載,而現任太守在公元178年趙苞死後,今年才來到遼西走馬上任。

名為:廉翻!

遼西郡的周邊地區,東臨遼東蜀國和玄菟郡,西臨右北平郡,南臨渤海,北臨遼東鮮卑和烏桓。

遼西郡境內,雖有貪官汙吏,世家豪強,但沒有塞外的南下劫掠進行襲擾,也算安定。更何況,幽州有著治理地方的能臣刺史在任,當地百姓最起碼還有活下去的希望。

在當時,有著外戚干政,宦官弄權,國家主人昏庸無道的情況下,還能遇到這麼一位治理能臣治理幽州,當地百姓也是禍中之福。

能有這麼一番景象,莫不歸功於能臣。

如今的幽州刺史,漢室宗親劉虞。

五年前,也就是177年7月。

由於檀石槐統領的鮮卑王朝,時不時的南下劫掠邊境,邊城陷入戰火,流離失所,不得安生之中。

8月,靈帝以鮮卑頻繁劫掠邊境為由,決定發兵討伐鮮卑。

兵分三路。

一路由田晏帶領一萬騎兵從雲中群出塞。

一路,由夏育統領一萬騎兵從代郡的高柳出塞。

一路,由臧旻帶領的漢軍和南匈奴騎兵共一萬,從雁門郡出塞。

三路大軍在塞外輾轉千餘里,鮮卑首領檀石槐命令東部,西部,中部首領率軍分頭迎戰。

隨後,三路大軍互相遭遇,漢軍慘敗,漢軍將士十之八九都死在了塞外,三路大軍幾乎全軍覆滅。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檀石槐的能力很強,非常強。

此戰,對東漢王朝來說,並未傷筋動骨。但是此次的作戰,引發了邊境動盪。從此以後,東漢再也沒有對鮮卑發動大規模的戰爭。鮮卑勢力,更加強盛,鮮卑同時也對東漢的邊境,侵犯劫掠越加嚴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